蔡德发教授参加财政学专业学科建设

作者: 时间:2020-10-19 点击数:

蔡德发教授参加财政学专业学科建设

暨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会

10月17日,由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主办、湖南财经学院财金学院承办的“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财政学专业学科建设暨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在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中央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等各大知名高校的财政学界领导、著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研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财政学专业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等重要问题。开幕式由该校副校长刘建民主持。

undefined 

开幕式上,该校党委书记肖湘愚教授致欢迎辞,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悠久历史沿革和良好发展态势。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理事长马海涛致辞并作了题为“新时代财政学科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主旨报告,指出学科建设是高校立校之本,新时代背景下财政学学科建设应重点围绕“注重财政基础理论的发展创新”“交叉学科背景下的学科专业布局调整”“课程设置要服务于财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强化财政史学习”“研究方法和科研评价应更突出思想性”四个方面开展。

 

主旨发言环节由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院长白彦锋主持,武汉大学吴俊培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西南财经大学马骁教授、广东财经大学于海峰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刘小兵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刘蓉教授、该校常务副校长刘寒波先后作了主旨报告。

吴俊培就财政理论中三个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财政理论的假设前提应该是公正正义,而不是经济人假设;分析方法应该使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而不是以经济人为基础的实证和规范分析的方法;公共的基本单位应该是小区居民集合,而不是基层政权辖区内的居民集合。

杨灿明认为,财政学应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新文科背景下财政学学科建设既要有历史的深度、全球化的视野、正确的价值取向,也要注重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

马骁指出,我国财政学科发展的主要困境是狭窄化,主要体现在未能充分挖掘基于自身文化传统的财政学思想、未能从学科发展规律的角度突破财政学科属于经济学科的自我限制、对财政知识生产者的再生产即人才培养关注不够等三个方面,指出我国财政学学科建设的方向是跨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化趋势。

于海峰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学科有长足发展,但与财政本身地位还不太匹配,财政学学科建设不能围绕狭义的财政学去解读,应更多拓展财政学范畴、多维思考财政学问题,不断推动财政学理论深化。

刘小兵认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思考财政学学科建设,要重新审视我国目前基于机械论、个人主义和市场经济构建的财政学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后疫情时代要基于有机论、计划经济、集体主义来重构财政学学科体系,同样需特别慎重;大学不能只教给学生知识,更应注重学生批判式思维方式的培养。

刘蓉认为新财经、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改变和重塑财经的内涵和外延,新财经背景对财政类人才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应顺应时代需求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具备现代精神与核心专业竞争力的创新型财税专业人才。

刘寒波结合该校办学实践,指出地方高校要提升财政学专业办学水平,应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为契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外引内培相结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和完善教学保障长效机制。

 

财税研究中心主任蔡德发教授

在专题研讨环节,该校校长刘长庚探讨了企业养老保险缴费降低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问题,指出养老保险缴费是劳动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理应参与享有养老保险缴费降低部分,并转化为劳动者可支配收入,以避免出现由于养老保险缴费降低而导致劳动收入份额降低的现象。随后,与会专家学者先后就“双一流”背景下如何开展财政学学科建设和财政学教学研究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认为,新时代背景下财政学学科发展对国家治理非常重要,财政学学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加强财政学基础理论研究、积极推进课程思政、重视财政学教材建设,努力培养具有思考能力、判断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拥有家国情怀、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新发展格局的高质量人才。

Copyright  © 2018 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ICP备05005923号 邮编:150028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学海街1号  电话:0451-84895300